在23年9月份,我参加过一次线下的APSFcon活动^1。其中一次分享活动中,有个嘉宾的观点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。他谈一个好的科幻作品应该如何创造世界观。他当时举的一个例子是,现在大家都说自己是社恐,社会原子化,那我提供一个idea,咱将这个例子推演到极致:如果你和距你最近的人超过10m,你马上爆炸,肉体毁灭。
太好了这下再也没有社恐了。
这个社会会是个什么样子?我试着脑洞一下交个作业。
或许这个社会会诞生专门的职业,用来保证富人们周围永远有人存在。
在这种密度下的社会结构会是什么样的呢?人类社会或许会成为蜂群那样的真社会结构。个体不再有人权,因为离开他人你什么都不是。
噢,男性和女性的地位将完全不同。女性将因为能怀孕拥有极高的社会地位。显然,唯一不可能爆炸的就是孕期的女性。或许到那时,所有探险家、宇航员都会是女性。
如果你和一个孕妇1v1决斗,那就完蛋了。对方只要撒开腿跑到十米开外,你马上就爆炸了。
孕妇都是战神。
最早的人们会怎么看待怀孕这件事呢?所有人发现只有孕妇才能离开人群,这个社会会是什么反应?那怀孕不就成为一种神启了?一种宗教的具象化实现?
人们会怎么看待十米开外就会爆炸这件事的,这种神秘力量会发展出何种宗教?
更进一步,在这种性别优势下,在自然选择下,女性会肌肉紧实,运动能力强,更容易去人少的地方冒险。会逐渐变成一种具有生育能力的“男人”。
啊?这样这个社会还要男性干啥。
或许可以进化到自由选择胎儿的性别?会不会引发男性平权问题呢?男性歧视?
这个社会的家庭关系又会如何呢?从各种意义上一夫一妻制都不可能存在了。那学校教育会变成什么样呢?家庭还会存在吗?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呢?
我的脑洞就开到这里,再写下去就不能播了(
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,硬科幻的特征在于,给定一个超现实的设定和出发点,将其作为世界的公理,在其基础上通过逻辑推导,在不明显违反现有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上,构建一个完整的世界观。搭建舞台后,找到这个世界观历史发展的关键节点,再引入人物视角讲述故事。
科幻是一面镜子,通过挪动改变现实社会的一个基点,重构一个新的社会。在这微小的涟漪所荡漾起的巨大波澜下,在虚构中反映现实。
某种意义上这是构建世界观最省时省力的方式,一个例外就是托尔金,那真是天才,抛开知识体系脉络,凭空构建世界还要自洽令人信服。
当然,这里的不明显违反就是最考验科幻作家的地方了。考虑到故事性和戏剧效果,作者所背离的部分要不让普通观众出戏。这就跟变魔术一样,要么是隐藏地足够彻底,用专业壁垒拦住大部分读者,要么是通过misdirection,给观众看点有意思的东西,分散观众注意力。足够出色的情绪渲染、人文视角的观点或者人物塑造,可以掩盖逻辑上和科学性上的小漏洞。
豆瓣上有些评论总喜欢在科幻的科学性上过分较真,比如较真流浪地球里的行星发动机,实际上推不走地球,会导致地壳分裂ablababa,进而得出这部电影不行的结论。
和魔术类似,难道观众不知道魔术是假的吗?难道读者不知道科幻只是科学幻想吗?总有些人喜欢恶意逐帧倒放找魔术手法漏洞,嘲讽魔术是假的,进而产生一些优越感。科幻也是同理。
好难写结尾啊。